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金鹏辉:提升上海离岸功能 打造走出去的“桥头堡”和“避风港”

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金鹏辉:提升上海离岸功能 打造走出去的“桥头堡”和“避风港”

admin 2025-03-11 seo 62 次浏览 0个评论

强化上海离岸功能,构筑“一带一路”桥头堡与全球企业避风港

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,离岸金融服务作为国际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,正日益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开放与发展的重要引擎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金鹏辉近期提出,应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,将其打造成为支持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桥头堡和全球企业的避风港,这一战略构想,不仅关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,更对深化中国对外开放、促进全球经济合作具有深远意义。

上海离岸金融的现状与挑战

上海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龙头,近年来在离岸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,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,上海已初步形成了涵盖本外币、在岸离岸业务联动的金融市场体系,面对国际竞争的新格局,上海离岸金融功能仍需进一步提升,特别是在服务实体经济、支持企业跨境融资、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挑战。

金鹏辉指出,当前全球金融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,上海需抓住机遇,通过制度创新、服务优化等措施,增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,提升离岸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。

打造“走出去”的桥头堡

“桥头堡”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上海作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桥梁作用,金鹏辉强调,上海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,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,这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优化跨境融资体系:简化企业海外投资审批流程,扩大跨境融资工具种类,如发行熊猫债、建立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等,降低企业海外投资成本。
  • 构建全球风险管理平台:依托上海丰富的金融机构资源,为企业提供汇率、利率、信用等全方位风险管理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有效应对国际市场波动。
  •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:加强与国际规则接轨,提升贸易融资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效率,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及全球贸易伙伴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。

建设全球企业的“避风港”

“避风港”概念则强调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安全港角色,为全球资本提供稳定、高效的投资环境,金鹏辉提出以下几点建议:

  • 完善监管框架: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体系,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,同时保持适度的灵活性,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落户。
  • 深化金融科技应用: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,降低运营成本,增强客户体验,打造智慧金融生态圈。
  • 强化国际合作: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,加强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风险,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地位。

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

要实现上述目标,需从政策创新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入手:

  • 政策创新: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,如自由贸易账户(FT账户)的进一步放宽,以及离岸金融业务政策的优化调整。
  • 基础设施建设: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,如5G网络、区块链平台等,提升金融服务智能化水平。
  • 人才培养与引进:加大对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,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金融人才,为上海离岸金融发展注入活力。

金鹏辉关于提升上海离岸功能、打造“走出去”的桥头堡和全球企业避风港的战略构想,不仅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深化,更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,上海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,促进全球经济融合与发展,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金融枢纽,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市场的持续开放,上海离岸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,为中国及全球经济的繁荣贡献更多力量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刘玉贞,本文标题:《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金鹏辉:提升上海离岸功能 打造走出去的“桥头堡”和“避风港”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6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